便血的發病機制是怎樣的
便血是危害人們健康的一種常見病,但是偶爾出現便血的患者經常對此病造成忽視,結果隨著病情的發展便血更加嚴重,進而會產生貧血和某些原發病的并發癥,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一旦發現便血就要及早就醫,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便血的發病機制。
1.下消化道疾病
(1)肛管疾?。褐坛鲅怯捎谂疟銜r腹內壓增高,導致痔內靜脈叢血壓增高,加上硬糞塊的直接擦損使痔破裂所致。肛裂在兒童可見蟯蟲感染引起肛周瘙癢,抓破感染而形成,排便時劇烈疼痛伴有便血,量少而鮮紅。肛瘺最常繼發于肛管直腸周圍膿腫,少數繼發于腸結核。肛門附近,會陰部或骶尾部可見肛瘺外口,擠壓周圍可見膿液自瘺口流出。
(2)腸道炎癥性疾病:如急性細菌性痢疾、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、腸結核、潰瘍性結腸炎等,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不同部位腸黏膜的充血、水腫、糜爛、潰瘍出血甚至壞死。表現為膿血便、血水便甚至鮮血便。
(3)腸道腫瘤:結腸癌、直腸癌、小腸惡性淋巴瘤等主要因癌組織破潰或淋巴瘤組織破潰,而表現鮮紅色血便或伴有黏液與膿液的血便。小腸良性腫瘤,如小腸神經纖維瘤、平滑肌瘤、腺瘤等出血較少,但瘤體較大可引起腸梗阻。小腸血管瘤感染、破裂可引起急性大出血。
2.下消化道血管病變 腸系膜動脈栓塞或腸系膜動靜脈血栓形成,腸扭轉、腸套疊等,因腸黏膜缺血、壞死、脫落,腸管發紺、水腫和大量漿液滲出,全層腸壁壞死,大量血性液體滲出,可出現腹瀉排出暗紅色血便。
3.全身性疾病 發病機制參見上消化道出血(嘔血與黑便)
由上可知,便血中的血來源不同,血的顏色和量也就不同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經常會出現黑便,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經常會出現鮮血便,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經常會出現膿血便,此種現象和血液在排出前經歷的某些過程有關。希望便血患者在查明病因后要積極配合治療,祝大家早日康復。